close

我覺得孔子講「仁」,
講的不是我們過去讀到的宋明儒家朱熹等人所講的仁。

「仁」是二個人,
二個人在一起,就會發生互動與交流。
不同的交流形式就會產生不同的關係。

孔子講學,目的在建構系統,建構一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上與下之間的「良好關係系統.」-- 他稱之為「禮」。

「仁」講的是「感」 -- 有感,感受,感知,感通之意。
人與人交往,良好的關係是建立在「感」的基礎上。
要先能「感知到」他人內心的現在狀況,才能設想下一步的相應之道,才能讓對方感到被尊重、被滿足,才不會失「禮」,以維繫良好的關係。

與好友相處時感受到對方內心的需要。
與客戶相談時感受到對方的疑慮與需求。
離家子女感受到老家父母對陪伴的需要。
與晚輩相處感受到他們期待被肯定的需要。
與學生相處感受到他們期望被引導、被了解的心情。
這些就叫做「有感」,
孔子稱為「仁」,
現代人通俗的稱之為「覺察到」。

這是「毛子」的觀點,
是不是跟大家平常知道得很不一樣?

在網路時代,我們需要拿掉過去自以為是的框架!
知識權已不太重要,
因為信息的傳遞速度及散布的廣度馬上就會讓知識失去「賞味期」。

誰說,重要嗎?

arrow
arrow

    了了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