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助人者就像一位「森林裡的追蹤師」*需要能敏銳的觀察四周環境細微的變化,從各種複雜的信息中,尋找特殊目標的各種蛛絲馬跡,推測出合理的判斷。這種智慧不是天生,而是長久的自我要求與訓練出來的能力。

從各種破碎化的信息中整理出合理的推斷,是人類的本能。但是這種本能常常會被大腦心智蒙蔽。心理學家 戈斯林(Samuel Gosling)做了一項實驗,他想探討「我們的好朋友是否真正了解我們?」

他運用廣受學界肯定的「五大項目量表」( Big Five Inventory )心理問卷,從五種類別來衡量一個人的性格。

1.外向性。平易近人還是退縮孤僻?幽默風趣還是一本正經?
2.親和性。滿懷信任還是生性多疑?樂於助人還是冷漠待人?
3.自律性。井井有條還是漫無章法?律己甚嚴還是意志薄弱?
4.情緒穩定性。憂心忡忡還是平靜鎮定?惶恐不安還是安之若素?
5.新體驗開放性。天馬行空還是腳踏實地?獨立自主還是隨俗從眾?

實驗對象是80位大學生的好友(實驗組),以及其他的陌生人(對照組)。
他先找來80位大學生的好朋友,針對一些預先設計好的問題,詢問他們對自己好友(大學生)的意見。

例如:
他是否 個性活潑外向
他是否 健談與外向
他是否為 主動表達自己意見的人
他是否 比較愛挑剔他人毛病的人
他是否為 情緒穩定的人
他是否為 做事情有始有終的人
他是不是一位 富有創意的人
他是否為 一個自律的人
他是不是一位 行事保守或拘謹的人
他是否 樂於助人而不求回報
... 諸如此類分布於五大類別的個人特質問項。

問完之後,他又請了另外80位 與這些大學生「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拿著相同的問卷參觀他們的宿舍寢室,花20分鐘四處逛一逛,了解宿舍主人的居住情況(但不與大學生見面),之後再回答同樣的問題。

結果在五大類別的問題中,在「外向性」的類別,80位大學生的好友的觀察結果較正確;而在「親和性」等項目,好朋友的準確性也比陌生人略勝一籌。可見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活潑、健談與外向,顯然你還是得見過他本人。

但有趣的是,在「自律性」「情緒穩定性」「新體驗開放性」等三大類別的問題中,陌生人的觀察結果反而較正確。

換言之,跟我們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僅僅只花20分鐘思索考量相關訊息,對我們的瞭解很可能更勝於交往多年的好友。

為何會如此?

這是因為心智系統的「刪減、扭曲、泛化」功能過濾掉了許多好友以為不重要的信息,造成錯誤的判斷。而在陌生人的眼裡,這些被好友誤為不重要的訊息卻恰恰相反地透露出了更多關於我們的人格特質。

這也就是許多助人工作者 (醫師、顧問師、心理治療師、命理師、消防隊員、偵探 ...)需要在其專業的養成過程中接受第三者專業督導的原因,目的就是要像「追蹤師」一樣,培養出一種能夠看穿信息的表象(包括覺察到自己內在的投射與認知框架),不被蒙蔽的能力,如此才可能發覺到更多新的重要信息。

助人者在溝通時需要少聽多觀察。想要了解一個人的心意,不能太專注對方說了甚麼,而是要注意他曾經做了甚麼?以及那些還未說出的「非口語線索」。

「要以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個人,不必理會FB上那些沒完沒了的分享與聚會。找時間去他家裏或工作場所走走,你將會獲得更多更客觀的信息。

*參考書: 《追蹤師,松林少年的追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了了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